第383章
“确定?” 乙十二:“嗯。” 用来做暗语的狼嚎等类似动物的叫声,没经过训练的人或许分辨不出来,他可以。 曲渡边笑了下:“北疆的人送来的妙啊,严审不了监察处的人,但北疆我们就没有顾忌了。” 乙十二也是这样想的。 双管齐下。 曲渡边:“他们下次再来的时候,抓两个舌头,撬开他们的嘴。” “是。” - 另一边。 南宁皇帝收到了吉日格拉的谴责催促信。 信中不仅要他们提供加厚护盾,还提到了恐怖的升级版火药,并且要求南宁出兵。 大太监:“陛下,咱们给不给?” 南宁皇帝挑眉:“为什么不给?他们想要,我们就给。至于出兵……” 他那个儿子禹若,虽然血脉不纯,身上有北疆的血,注定登不上皇位,但不可否认的是,他确实有几分本事。 现在镇守在南宁边关的,就是禹若。 “北疆人靠着草原和牛羊作战,他们虽然不算蠢,但更喜欢横冲直撞,不明白什么才是最佳的战争时机。” 大周经历了洪灾、瘟疫、拨款银钱、耗时耗力重铸堤坝、帮扶百姓重建家园……花费不计其数。 在那三个产粮大郡缓过来,恢复生产,重新开始交粮交税之前的每一年,大周为了能让百姓喘口气,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。 北疆开战已经三个月了,大周眼见又消耗了不少。 往后又能撑多久? 南宁皇帝在殿内走了一圈,赤脚前行,穿的都是柔软发旧的布料。 他虽在全国范围内禁了妄叶果,但自己却用五石散用惯了,皮肤变得敏感,渐渐穿不了太新的衣服。 “也差不多是时候了。” “北疆要的护盾尽快送去,”南宁皇帝说:“还有,传信给禹若,全面进攻大周,稳中求进,消耗他们。” “另外,我们自己用的护盾,要更厚实些。” 他留了个心眼。 能让北疆忌惮如此的新火药,想必威力不一般,南宁最好还是先防备一手。 大太监:“是。” - 北疆边境的胜利,大周尚来不及庆祝,镇南关就迅速陷入了战火之中。 南宁二皇子禹若亲自领兵,镇南关三位将领节节败退。 战报频传。 大周。 京城。 兰嫔找来了六皇子。 镇南关三位将领其中的一位,是六皇子的外祖家,兵权,是他如今在朝堂上最大的依仗。 “这是你表哥给我们递过来的消息,你看看。” 六皇子拆开看,看完后咦了一声:“真的假的?” 信中所说,镇南关这几年摩擦较少,库存的兵器陈列在库房,有很大一批已经生锈了。 他们可以私下里处理这批兵器,重新打磨干净,伪装成南宁的兵器贩子,用低价售卖给大周。 虽然是阴私渠道,但毕竟是敌国来的兵器,大周乐见其成,边境的官员检查质量过关,上报之后,可以入库的。 这是边境兵器贩子和两国负责兵器管理的官员之间,彼此心知肚明的潜规则,不过付给这样的话,来路不正,付给对方的价格会低很多。 兰嫔:“有什么不好的?这里面吃下来的钱,不都是你的?” 她细细算计。 “你看,二皇子的外祖家虽然不起眼,但他的岳丈却是水路转运使,他能管盐铁运输,还能管战时粮草转运,人脉多广,二皇子有了这个钱袋子,他兜里能缺钱?” “你跟二皇子的差距,就在这上面。” 收买贿赂官员,前朝后宫的打点,官路疏通,往来送礼,哪一样不需要钱? 兰嫔比了个数:“吃下来这一次,你起码能有这么多钱。” 六皇子反复检查了下这封信。 “你作甚?你外祖还能坑你不成?” “哦……没事,”六皇子说道,“是老五教给我的,信件时常检查,看看印章和笔迹什么的准不准。” 兰嫔:“他倒惯常细心。” 也忠心,这么多年了,一直在朝堂上支持小六,替他们办了不少事。 六皇子检查完信件没问题后,沉思道:“娘,这是不是不太好?” 用自己国家的半废品,重新加工后,冒充别国兵器贩子,赚自己国家的钱。 “昨天上朝的时候,户部尚书林大人还在和父皇哭国库空虚呢。” 兰嫔:“他哪次不哭穷?”她恨铁不成钢地点了点六皇子的脑门,“在国库里有什么用,你能用得着?还得攥在自己手里啊。” 再说了,等以后她家小六登基,在哪里不都是一样。 六皇子想了想:“表哥那边不会被发现吧。” “不会,你外祖家办事稳妥。” “也行,”六皇子将这封信揣怀里,“不过,我还得回去问问老五,稳妥些吧。” 他可不是那个曾经一拍脑袋就决定干什么的六皇子了,他成长了,懂得了商量。 兰嫔颔首:“还是少说些,别让他参与太多,省的他也想来分一杯羹。” - 又过几日。 北疆。 边境。 曲渡边也收到了来自镇南关的战报。